首頁 >> 網絡知識網絡知識

域名是否淘金富礦,隨便搶注行不行?

更新時間:2009-12-21
餐飲企業“牛真香”的老板王先生在一次關于中文域名的研討會上,以1988元競價得到了一個“生意興隆”的中文域名;一家生產油漆的企業注冊了30多個中文域名;在重慶的一次會上,現場注冊近100個中文域名。
  這是炒家把目標鎖定中文域名的一些場景。
  然而也有媒體報道,部分炒家搶注囤積的中文域名,有價無市,并沒有賺到想象中的暴利。

  微軟支持中文域名
  所謂中文域名,好比是互聯網上的“中文門牌號”。舉個簡單的例子,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網站所使用的域名是“www.jfdaily.com.cn”,可以再注冊一個“www.解放日報.com.cn”,后者就是中文域名。
  據CNNIC(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)消息證實,微軟預計將于明年問世的IE7瀏覽器中將直接支持“中文.cn”域名。這意味著,網民此后只需要在微軟瀏覽器的地址欄輸入中文域名,便能直接到達網站。業內人士認為,這將在2006年掀起中國中文域名的應用熱潮,預示著互聯網即將迎來全新的中文域名時代。企業用中文域名,能夠更好地實現同1億中國網民更直接的交流。因為中文域名更容易被記憶,更容易被找到,等于增加了千萬潛在用戶。
  在微軟的“助推”下,搶注中文域名的風潮開始興起。為了防止網上品牌被他人捷足先登,企業必須快速把自己的產品域名、領導人域名、敵對性域名等的中文域名一一注冊到自己名下,形成密不透風的中文域名保護網。這是有“血的教訓”在前的。很多品牌的簡體和繁體中文域名已經被注冊,創維.cn的注冊者為中國武漢大為電子有限責任公司,金威啤酒·中國、金威啤酒.cn的注冊人為唐某某,博士眼鏡·中國、博士眼·中國、博士眼鏡.cn、博士眼.cn的注冊者為邊某某,博院·中國、博愛醫院·中國、博院.cn、博愛醫院.cn的注冊者為中山市永麗建材有限公司,海王.cn、海王·中國的注冊者為徐某某,谷·中國、歡樂谷.cn、谷.cn歡樂谷·中國注冊者為熊某,華僑城·中國、華僑城.cn、城·中國、城.cn的注冊者為項某某……相關企業如果要用這些本該屬于自己的中文域名,就得花一筆錢去買回來,不買吧,只能眼看著商機流失。
  醒得比較早的是銀行業和保險業。據了解,從2000年底到其上市前夕,交通銀行注冊了120多個中文域名。僅僅在2004年11月,交通銀行就一次性注冊了110多個中文域名,除了注冊銀行名稱、股份公司及股票名稱,還涵蓋其所有的產品品牌,比如各種類型的太平洋卡,各種基金名稱、理財產品品牌,甚至連“結構性存款”等交行特色業務的名稱也都被注冊了。輸入上述中文單詞,就能鏈接到交通銀行的網站。地址欄中輸入“龍卡.cn”、“建設銀行.cn”可到達建設銀行的網站,而輸入“農業銀行.cn”、或者“金穗卡.cn”則可到達農業銀行的網站。太平洋保險、華安保險等都一口氣注冊了與其關鍵詞相關的多個中文域名。進入中國的外資保險公司也先后注冊了不少中文域名,如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、中英人壽保險有限公司、美國保德信保險公司、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、瑞士蘇黎世保險公司等都已經啟動了相關的中文域名。安聯保險更超前,在收購工商銀行股份之前,就未雨綢繆地注冊了“工銀-安聯.cn”等與工銀相關的中文域名。
  注冊中文域名除了能夠維護自身品牌標識體系的完整性,拓展企業的品牌外,同時也具有重大的應用價值。中文域名可以杜絕出現品牌名稱音譯或以意譯導致混淆的情況,前段時間工商銀行的假網站事件,就是由于www.1cbc.com.cn和www.icbc.com.cn之間的細微差別導致用戶上錯網站給用戶帶來了損失。去年5月份,深圳警方便破獲了一起利用相似英文域名仿冒保險公司網站而騙獲1萬多份保單的案件。如果使用中文域名,就不容易犯這樣的錯。

  隨便搶注行不行
  中文域名成了搶手貨,投資者也聞風而至。因為搶注背后巨大的利潤,讓不勞而獲者有了可乘之機,一種專門的域名投資商趁機興起。由于“域名”與“玉米”發音類似,行業內把注冊域名趣稱為“煮玉米”,而把這些專門從事域名投資的人稱為“米農”。米農風光的時候,令人十分羨慕,2005年Google以百萬美元的天價買回google.com.cn和google.cn域名。以前搶注國際域名的時候,國內米農基本上沒賺到,好域名早就被外國人搶去了。因此很多米農把中文域名視為新一輪暴發的機會,提前搶注一些品牌,等著買主來高價買回,如果價錢談不攏,鬧上法庭,輸了也賠不了多少錢,官司打贏了卻有可能進賬上百萬上千萬元,合算。
  目前發展狀況良好、成長速度快的企業,含義相近的詞語,成了米農搶注的主要目標。也有以小搏大的注法,明明是一家中小型制傘企業,卻豪放地把“中國雨具網”這樣權威性行業性的域名給搶了下來。
  是否允許這種搶注牟利行為?如何認定惡意搶注?據悉,我國域名注冊管理機構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將對現行的《域名爭議解決辦法》進行修訂,并將于近日出臺。據了解,與原《辦法》相比,新的修訂案有三點重大變化。首先,修訂案首次明確了域名爭議受理的時效,即所爭議的域名注冊期限滿兩年的,域名爭議解決機構將不予受理相關爭議申請,以保護域名注冊人權利的穩定性;其次,對“惡意”注冊的概念也有了補充的解釋,“抱有出售、出租目的注冊域名”不再是判斷惡意的標準,注冊者只有向“民事權益所有人的投訴人或競爭對手出售、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轉讓該域名,以獲得不正當利益”才能被定義為“惡意注冊”;此外,修訂案明確了域名持有人的權益,例如,是否擁有商標不能成為簡單衡量域名歸屬的標準,被投訴人雖未獲得相應商標或有關服務商標,但所持有的域名已經獲得一定的知名度,便可以享有合法的域名權。
  業內人士認為,此次修訂案的出臺,更加強調了“先注先得”的國際通行注冊制度,體現了保護廣大域名注冊者和持有人權益的大原則,這也正符合了目前我國cn域名健康穩定發展的需要,充分體現了cn域名公平公正的注冊原則。此外,此次修訂對于域名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的消息,投資風險明顯得到了降低。但對于部分網絡資產保護意識薄弱的企業來說,意味著需要加快網絡資產保護的議事日程。也就是說,修訂案的出臺,將是比較有利于搶注者的,大有鼓勵域名投資來推動中文域名應用的用意。
  為了普及中文域名應用,還使出了低價策略。代理商時代互聯(www.now.net.cn)拿到了29元/年的代理價,終端市場價格最低已經降至56元/年,算一算,每月5元都不到!爸恍杳總月少吃一根肯德基的玉米,就能獲得一個國家頂級域名!睍r代互聯公司的總經理邱玉玲如是說。

  域名是否淘金富礦
  然而,像Google那樣財大氣粗的公司畢竟是極少數。事實上,域名實際成交價格與網上報價都有較大差異,如那個賣了1988元的“生意興隆.cn”,原先網上報價為15萬元,“祝你平安.cn”在北京也曾炒到5萬元,也只拍出1200元,曾被看好的“瀏陽河酒.cn”,更是意外地只賣出300元低價。
  一名資深米農表示:“常出現投了很多錢買很多域名,結果一個都賣不出去的情況,具體成交量看市場,也看運氣!”據統計,一種域名體系下,好域名只有400萬個,盡管中文域名目前還不到100萬個,還有很大增長空間。但長遠看來,不加區別、不限數量的注冊造成了很大浪費,其中還暗含著較多風險。鼓勵群起“炒賣”域名,未必不是域名主管單位的一種炒作,雖然注冊一個域名十分簡單,投資也不高,但投資成功還是需要有一定的域名投資專業知識,不是隨便想幾個看上去很美的詞語注冊一下,就能坐收漁利。
  專家指出,搶注有兩種方式,一種是注冊新的域名,一種是搶舊的域名。一個被注冊過的域名,如果擁有者沒有在有效期結束前及時續費,則會在一段時間后被刪除,誰搶到就是誰的,這些舊域名中可能隱藏著含金量頗高的富礦。實際上,一些存在潛在價值的域名,往往都早已被人注冊,作為一個域名投資者或正要選取一個域名來開展網上業務者,費力去生造出一個能夠讓大家公認很好的域名實在是難上加難。更多的,應該從前人注冊過、而因為種種原因被刪除的域名中去尋找,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  倒是中介機構,如幫助打域名官司的律師,域名交易中介商,可以做好準備,借助《域名爭議解決辦法》修訂案將帶動的搶注風,好好賺一筆。

欧美日韩精品综合一区二区